欢呼声、荧光棒,捧腹大笑气酣畅,鼓掌声如轰雷响,欢乐high翻场……场面如此劲爆,是哪个大牌明星的演唱会吗?不是,是集团公司2012年新员工入职晚会。7月8日晚,武警湖南总队训练基地大礼堂内,集团公司2012届新员工火拼才艺,青春的激情与活力让整个礼堂成了欢乐的海洋。次日,341名新员工奔赴各子分公司,开始了他们的职场之旅。
新员工的加入为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也为新员工搭建了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平台。那么,集团公司筑巢引凤、招才引智的密码何在呢?
美好愿景引才
2010年初,集团公司在重大战略思路上进行了调整:形成了致力成为优秀的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提出了“三年滚动、五年发展、十年展望”的思路和“调结构,挖潜能,打基础,上规模,出效益”的举措,明确了“三年再造一个二十三冶”的总体发展目标。
为确保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集团公司提出了人才强企的人才战略,即通过“引进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的举措,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满足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优化要求。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明确到“十二五”末,公司人力资源需求量要增加1000人左右,其中大专院校毕业生约占70%,引进有社会经验人员约占30%。为此,近三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的人才招聘力度,以校园招聘为重点,赴四方高校,揽八百英才,同时不断拓宽社会招聘和内部公开招聘渠道,企业的人才储备库日益丰满,集团公司的发展有了强力支撑。
多方引智招才
“二十三冶近年来总计招收了750余名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5%,目前35岁以下员工占总数的42%”。谈到人才队伍建设状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则平如数家珍。那么,集团公司近年来是如何“相马”的呢?
首先,集团公司把关注人才的目光投向菁菁校园。为推动人才储备工作落地,近年来,集团公司总是提前将近10个月就着手部署来年的校园招聘工作,结合集团公司在建项目的地域分布,从专业需求和目标院校优势专业分析,选择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0余所综合影响力较强的高校举行校园专场招聘宣讲会,吸引了一大批莘莘学子加盟企业。
然而,集团公司的“猎才”之道绝非仅此,社会招聘与企业内部公开招聘形成一对强力的“侧翼”,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增添了动力。通过不断拓宽的社会招聘渠道,三年来,集团公司引进了一大批工程技术类人才,大大改善了之前“工程技术人员比重偏低,管理人员比重偏高”的人力资源结构。同时,集团公司注重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与重点高职院校联合建立的“校企联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专业人才。2011年湖南安全职院“二十三冶班”,选拔出了37名优秀员工。集团公司还在中南大学设立二十三冶奖学金,5年捐赠100万元,奖励、资助该校的优秀大学生和优秀贫困大学生。
多措并举留才
集团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大多地处偏远区域,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为了不让公司花大力气引来的“凤”飞走,集团公司采取在发展平台、和谐团队建设、人本管理上筑“巢”,高度重视员工的价值主张。
“在现在这个岗位,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好的锻炼。”2011届员工邓少华,湖南工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在项目部工作3个月后,被调到总裁办公室。邓少华对公司“不以专业、年龄、职称论英雄,只要你有能力,公司就会给你合适的舞台”的做法非常满意。
近年来,集团公司大力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已举办了10期,2011年启动了四个“百人工程”,人才的培养机会多了,能力自然得到提升了,人才晋升机会也多了,自然能得到更大的舞台。于是乎,企业就像一个“大磁场”,“聚才效应”日益凸显。集团公司荣获“2011年度长沙市十佳雇主”的称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集团公司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心往神怡,人才资源开发与“一转两化三型”建设,人才智力引领与企业转型升级交相辉映,琴瑟和鸣,一曲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乐章正在湘江之滨奏响,一个才尽其用、各得其所的人才新气象正在集团公司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