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管理就是管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人才宝贵,求贤若渴,期望能天降良才,但很少有人真正明白,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人才很难“捡到”,也很难“控制”,最好自己用心去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从战略上长远规划。企业要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首先要让各级管理者明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树立育人意识,从认识开始。
育人是德。佛法上说“无边功德”,指的就是培养人才,传承正法,帮助正法久住世间。培养真正能说法、弘法的人才,这比盖庙的功德大,比造大佛像的功德大。杰克·韦尔奇在选拔干部时坚持绝不提拔不能培养接班人的管理者,只有当管理者被证明培养好得力的接班人后,他(她)才可能获得晋升;而且他还特别注重奖励那些善于发现和培养出超越自身的管理者。培养人才是管理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实现企业永续经营的无边功德。
育人是责。三星总裁李正熙说:“在企业,不培养人才是一种罪恶,不能灵活运用人才而将其拒之门外是经营的一种损失。”柳传志说他在企业只做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张瑞敏说:“经营企业最终是经营人,领导干部要直接管人,间接管事,算好数,管好路,用好人”。这些优秀的企业家都把培养和发现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才创造了基业长青的企业奇迹。所以,培养人才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也是对企业的一种神圣责任。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把人管好用好,培养下属是能力的体现,更是职责所在。
育人是业。松下幸之助说:“松下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正是这种以培养人才为业的管理理念,成就了松下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基业,也成就了“经营之神”的尊名。比尔·盖茨说:“如果把我们公司最优秀的20个人带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给我20个优秀人才,我将再造一个微软。”人止为企,只有把人才留住,企业才能发展和创业。
如何育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有”。
育人要有气。这气是指浩然之气,一种气场,也即当下所说的正能量。“南橘北枳”以及“孟母三迁”的典故,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人才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土壤,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制度文化氛围,搭建适合人才成长的机会平台,是企业各级管理者要时刻思考和把握的事情。
育人要有容。韩愈曾叹息千里马“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呼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企业培养人才一定不能犯这样的错误,管理者育才要有一颗包容之心。要重视身边的人,人才在自己身边,因为他了解企业的属性和文化,对企业忠诚,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是企业最好的人才。要善用有缺点的人,追求完人,则世上无可用之人。培养人才要用人所长,补人所短。要大胆启用年轻人,给以发展平台和历练机会,所谓七分人才,十分使用,十二分的待遇,这样才会有人才脱颖而出。
育人要有素。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这就是孔子谈到的为政“四恶”,用到企业培养人才上,也是深刻的道理。平时不事先教导规范,一旦犯错就开除,这称做虐待;不事先为绩效目标提供资源支持,却要求达到成效,这称做残暴;不事先明确完成时间进行过程严格考核,届时却要完成任务,这称做害人;该给的待遇不给到位,这称做刁难别人。所以,要培养人才,平时一定要严明纪律,严格考核,这叫训练有素。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说过: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当然是指奋斗的、无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其实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真正把培养人才作为一种操守,一种职责,一种事业,有气、有容、有素培养和使用人才,相信不久的将来,企业会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开启释放激情、追逐梦想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