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浅谈企业执行力的建设-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浅谈企业执行力的建设
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邓春平
执行力是员工贯彻企业战略思路、方针政策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把企业规划转化为现实的具体执行效果好坏的体现,其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企业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就如何提升执行力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目前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执行的有效性不强。基层单位在执行中对具体工作宣传不到位,使认识不统一而影响执行;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增加了基层执行难度;有些同志掌握不好制度与效率、执行与服务、创新与落实、热情与从严的辩证关系,把握不准两者的平衡点,使执行有效性降低。
2、执行的坚持性不够。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工作刚布置的前一段时间执行得好,可时间一长就变味、走样。有的工作在执行中一遇到阻力,大家就开始琢磨、怀疑上级的决策,工作停滞不前,甚至还满腹牢骚,缺乏一种追踪目标直至实现的果敢、信心和能力,影响工作推进。
3、执行中抓落实不到位。目前,中层管理人员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任务重、事情多、压力大”。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工作量大了、节奏快了。但有些同志对此心理准备不足、积极应对不够,工作中没有一种主动贯彻落实的愿望,一遇到难题就开始应付,导致组织管理不到位、执行机制不畅通、考核督查不落实,工作被动忙乱,忙而无功。
4、执行制度不够健全。在基层执行决策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完善,责任未能完全分解到个人,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有些部室和个人相互推诿,工作“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
二、提升执行力的三个关键
1、强烈的责任心。有没有责任心,是衡量员工工作合格与否、称职与否的首要标准。因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没有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用心工作,不但是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表现,同样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负责的表现。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发展上,干工作就会用心、热心、尽心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
2、具备执行的能力。执行力作为一门学问,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工作任务、目标明确后,最终需要人去执行。安排工作、部署任务要因人而异,找到合适的人,选派具备执行该工作能力的人,并发挥其潜能。因此,一个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
3、健全的保障制度。执行力的产生和养成是以切合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依托和载体,没有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造成执行力的缺失。因此,要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约束制度。
三、增强执行力的五条措施
提升执行力关系到企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以增强企业执行力。
1、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强化员工的思想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需要精神信仰,需要激情和动力,需要耐心和毅力。因此,各级党组织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让员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归属感。
2、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党育人才的作用。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应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同时,教育员工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
3、建立健全干部竞争机制。竞争出人才,竞争出活力。保证有能力之人得到选拔、晋升,是当前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有效举措。竞争上岗使那些能力平庸,不求进取的人被调整下来。因此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4、培养企业执行文化,引导员工树立主动执行的意识。培养企业的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下大力气去改善和解决工作状态、业务能力、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庸、懒、散、乱”问题,克服不负责任的“好人主义”和“贪玩好耍”现象,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行为。
5、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仅靠员工自觉是不行的,还要有健全的机制。如明确员工的岗位责任和关键业绩考核指标,通过业绩考核,促使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内心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又让每一名员工影响到周围的人,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