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关于对企业工法的认识-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关于对企业工法的认识
技术中心 石艳萍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日本《国语大字典》把工法注释为“工艺方法和工程方法”,日本《建筑大字典》把工法解释为“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方法或建造方法”。1989年11月,原建设部颁发《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建立等级工法管理制度。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工法编写、申报、评审与应用的序幕。
一、工法的内涵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指出:“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其内涵与特征是:
工法来自工程又服务于工程;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法水平的高低;工法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基础是施工技术;工法是适用技术,要有推广应用前景,工程应用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法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应受知识产权法保护。
二、建立工法管理办法的目的
建立工法管理办法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促进企业总结施工经验,加强技术积累,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许多施工企业资料室,除工程图纸档案外,很难找到几份像样的技术性文件。工程技术经验没有系统的总结和文字的积累,只是“保存”在工程技术人员的脑海里。一旦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调离或辞职,技术经验也随之流失,企业的技术财富不翼而飞。另外,当前许多施工企业重经营、轻管理、轻技术、追求眼前利益。实施工法管理办法就是要求企业建立及时总结施工经验和编写企业标准的新机制,促使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都重视自身建设,加强技术财富的积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为了使施工企业逐步走上技术创新道路。总结施工经验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对以往施工实践的认识和再认识,使之逐步深化。建筑施工不同于产品生产,完全相同的工程是很难碰到的。施工经验只有在类似的工程中检验。集团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编著的《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就是两年前开发成功的一项新工法。技术人员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精心组织施工,不仅取得工程施工上的成功,而且还总结编写了《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经申报、评审,批准为国家级工法;嗣后,凭借该工法承接了山东创业氧化铝厂赤泥沉降工程中多台深锥沉降槽的安装;并成为集团公司的品牌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法的内容与编写方法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工法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程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个方面。建筑业协会印发的《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对此作了注解,并对文本的缮写格式作了具体规定。在编写工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工法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经过工程实践检验,证明是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技术,设想和方案不能作为工法来编写。
2、编写内容要系统完整、突出重点、层次分明、数据可靠、用词准确、文字精炼,能指导项目施工。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使读者看得明白,具有可操作性。
3、要突出重点。编制工法应把重点放在工法特点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上。工法特点是了解工法的窗口,是评审和应用阅读的重点。工法的核心是工艺,反映在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中。
4、工法的名称要贴切,一目了然。
四、工法的申报与评审
1、国家级工法的申报要求
申报国家级工法的核心技术应先交专家审定;申报的资料必须经过权威机构的科技查新;工法的申报单位不能太多,以不超过两家为宜;申报工法的工程应用应不少于3个。
2、国家级工法的评审
国家级工法评审原则有:工法中的关键技术应是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法经应用后证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工法的使用价值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编写内容齐全,文字质量高,并能指导施工。
国家级工法的评审实行主副审制。每项工法设主审一人,副审两人。在评审会议召开前,由主副审认真查阅资料,并提出评审的初步意见。评审小组对主副审的推荐意见进行讨论,取得一致后再向国家工法评审委员会推荐。评审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后,再向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
五、工法是特级资质复评的要件
2007年3月,原建设部颁布了新的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的资质条件,把国家级工法与特级企业资质挂钩,要求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近五年具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专利3项以上,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发明专利;近10年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证明:工法是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是提高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载体,也能使企业走上创新的道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拥有高水平的工法,就表明企业在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上高出一筹,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做强企业的关键所在。集团公司已逐步形成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技术创新工作思路,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活动,我们期待广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将工法编著深入到项目基层,立足项目实际需要,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用“工法”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