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推行微型党课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党课是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任务繁重、流动性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都难有大块时间集中开展党课教育,而传统党课教育也面临形式老化、内容虚化、功效退化的迫切问题,党员普遍反映互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都不强,传统党课的授课方式已明显跟不上党员教育的步伐,这对我们在创新党课模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要紧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型传媒的迅速发展,在党课教育模式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行“微型党课”模式,不断提高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着力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调整党课教育周期
一是在党课时长上缩短。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以往党课教育大都采取聘请领导、专家学者讲授,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样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节奏、多信息的需要,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推行微型党课模式,每节党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时间短,内容集中,发言面广,少些“说教”,多些“短、平、快”。宣讲者从一个小角度、从一件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入情入理,节奏更紧凑,切入点更小,主题更突出。由于课程内容新颖、知识性强,且授课时间不长,授课教师准备起来容易,可利用多媒体或教具进行展示,党员听起来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二是在党课频次上提高。传统的党课制度一般是每季度安排一次集中党课教育学习。推行微型党课模式后,变“定期讲”为“经常讲”,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微型党课,或每月安排3到5讲。
二、创新党课教育形式
与传统党课以授课者单向灌输、听课者被动接受为特点的教育形式不同,微型党课突出人人参与、强调互动交流、注重灵活多样,通过党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增强教育的实效。在具体操作执行层面,可以是“半月谈”座谈研讨式,与会者在会议室或户外围坐一圈,围绕近期(如半月以来)的某一热点问题,阐述观点,各抒己见;可以是“15分钟主题辩论赛”式,就某一争议事件分组开展正反辩论,达到充分沟通、深入交流的目的;也可以是论坛互动式,通过办公自动化oa系统、内部网站等平台,采取“问题大家提、是非大家论、道理大家谈”的网络交流方法,改变“听得多、想得少,看得多、参与少”的观念,延伸党员思想交流的触角;可以开展情景互动式党课,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事件为素材,通过展示实物、道具,运用多种手段,声情并茂地叙述、点评人物和事件,潜移默化地把党员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启发和引导党员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积极参与交流互动;还也可以是多媒体演播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精心制作与主题一致、图文并茂、直观活泼的多媒体课件,集合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多样素材,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使党员能坐得住、学得进,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启发、受教育、受感触,并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意识层面的力量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三、泛化党课讲授主体
打破以往一堂党课自始至终由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或领导、专家“一言堂”的模式,破除职务、岗位、资历、学历的限制,鼓励普通党员甚至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从听众席走上讲演台,既当学员,又作教员,变“一人讲”、“领导讲”为“大家讲”、“轮流讲”,做到党员教育参与全覆盖。讲课的党员根据党课教育的中心任务,围绕预定的主题,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查找资料、消化内容、提炼观点、确定思路、准备课件、进行讲演。普通党员用自己的语言,讲身边的故事、聊自己的感想、谈自己的体会,内容更加实在,更具说服力、更有亲切感。通过这一实践过程,可以使党课教育教学相长,使每位党员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体会,不断深化对党的重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际,促进中心工作。
四、丰富党课教育载体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党课教育的渠道和载体。除了远程教育平台外,手机短信、群聊工具、网络会议室等,也是可以尝试的好工具。可以利用手机信箱等移动平台,定期、不定期向党员宣传党的知识、党史、党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内容,并时时提醒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也要探索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群等新型交际工具,开拓党课教育的新天地。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为党员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创造机会,组织支部党员集中时间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也可以方便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的党员事后自行浏览、回顾,开通手机微信的党员同志还可以在工地项目上、在出差途中、在休假期间等等不同的时间段和场合,随时随地参与到党课学习中来,有效解决原来没时间学、不知道该学什么、不知道要怎么学等问题。
五、扩充党课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要变“单一型”为“多样化”,变“大理论”为“小事例”。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保证党员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习实用性的探索,丰富拓展党课教育的内容,做到“因材因时施教”、“分层分类施教”。搞清党员在思想认识、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按照党员的需求特点,精心准备教育内容,选取发生在党员周围的普通而平凡、真实而感动、微小而伟大的事例,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鲜活人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微小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而触动每一位受教育者。针对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群、不同工作性质的党员,教授不同的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要着重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的教育,促进党员清正廉洁建设;对各工作岗位上的党员,应着重服务人民、爱岗敬业、争做文明先锋、争创优秀业绩的教育;对于新党员,应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老党员,要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党性观念等内容的教育,帮助他们加深对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坚守党员宗旨,坚持党员标准。此外,还应注重党课教育内容的更新,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加入到其中,避免教育内容的陈旧。
毋庸置疑,推行微型党课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党课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党课教育方法、有效提升党课教育实效的迫切需要,对于推进党员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开展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