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唯“心”论-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已多次论证了人们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心理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医学上,常有意志坚定者战胜不治之症的奇迹;日常生活中,成功人士大多为大毅力者而不是智力出众者,等等。由此可见,心理的力量何其强大。
儒佛道不管哪家,都异常重视心的修炼。儒家有内圣外王,佛家求明心见性,道家谓清静自然。所以,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做人之道,唯“心”而已。
就我理解,此“心”即为“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儒家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至内圣外王、兼济天下;佛家云:云在青天水在瓶,乃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道家云:抱朴守静、清静无为,可葆赤子之心。我等凡俗之人也许无法追求那般境界,但时常葆有一颗平常心,对经世、待人和处事方面将大有裨益。
立世
恐怕不少人都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当一切顺风顺水时,很有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迈情怀;而当诸事不顺时,则立马感叹“生不逢时”。大喜大悲、患得患失,可谓一颗红尘凡心,世间几多煎熬,又有何必?
当你一切顺意时,不可太过得意:你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出色,也许只是适时占取了一个好的平台。而当你一切失意时,也不要太过气馁:你也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不堪,也许只是环境不适,没有发挥出应有能力而已。你若执一颗平常心,胜时不骄,败时不馁,必能心平气和、颐养天年。
以平常心经世,你将取得更大成就。
待人
不卑不亢,易于言而难于行。某些人看到下位者或贫穷者时,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殊不知他人或许是胸怀大才而时运不济而已,你怎知他就一定不如你?而当遇到上位者或富贵者时,自惭形秽、诚惶诚恐,殊不知他人也是从下位者做起的,你怎知你将来就一定不如他?你若执一颗平常心,待下位者以礼而不骄,待上位者以敬而不卑,对方必然也会敬你礼遇你。
以平常心待人,你将赢得更多尊重。
处事
处事的平常心,包含三种心,一是自强心,二是无为心,三是慈悲心。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工作的圆满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不是退避。如果能力上有欠缺,就更要加倍努力,而且不能丧失信心。只要凡事尽力为之,问心无愧,自然不怕领导谈话。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保持一颗自强心,积极向上,自然就可心境平常。
《道德经》有云:无为而无不为。做事都应本着一颗无为心,莫太功利,只为做好事情而做,而不为谁而做。当你将每件工作完成得很优秀,无为之意自然有为了。保持无为功利心,就不会患得患失,自然就可心境平常。
佛经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人一定要求得良心的平安,为了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甚至是企业、国家利益,罪莫大焉。须知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我们的道德良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保持一颗慈悲心,自然就可心境平常。
以平常心处事,你将无悔一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