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用行动兑现承诺-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记矿业公司南京梅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李中平
李中平,男,汉族,现年41岁,湖南省涟源市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在原二十三冶三公司五处从事风钻工,2002年1月起任矿业公司黄石分公司东坚井项目部副经理,2003年12月起调至矿业公司南京梅山项目部从事风钻工作,2004年12月至今任矿业公司南京梅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
他不畏挑战,迎难而上,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矿山一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许下庄严的承诺:坚韧不拨、默默工作、无私奉献……而今,他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组织、对企业、对员工群众庄重的承诺。
2003年,矿业公司作为一家专业性公司伴随着集团公司的改革改制应运而生。一年后的4月28日,矿业公司正式进军南京,承接了宝钢南京梅山矿业三标段西风井竖井延伸工程。可是几个月后,由于岩石结构情况差,处于创业阶段的项目部设备陈旧,启动资金不足,导致生产进度缓慢,员工工资都无法发放,影响到项目部员工队伍的稳定,同时业主也颇有微词。
在外部施工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项目部领导班子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周密部署,并安排李中平负责实施,要求一个月内完成节点目标。面对艰巨的任务,李中平临危受命,毅然担起了重担。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李中平组织施工人员吃喝在井下,全靠人力施工,不分上下班时间,用4天时间打钻,16天时间完成出渣,9天时间完成混凝土浇注三个循环,1天时间完成机电维修,按业主的进度要求顺利完工,受到了甲方高度赞赏。
2006年春,项目部顺利完成西风井工程,业主继而将420米水平西南井将由我司承担,该工程包括上盘运输巷和6条川脉、32条天溜井、1条电梯井及2条回风井,任务重、时间紧且难度大,安全风险也大。李中平又挑起重担,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西南井成为了梅山公司的样板工程。
2004年年底,南京梅山矿业三标段西风井竖井顺利落底,接下来是巷道掘进,此时项目部又遇到缺资金和无设备的难题。项目班子把遇到的困难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作了分析,并决定春节期间不放假,在只有8台斗车、20把扒子、10个撮箕的设备情况下,组织人员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突击任务,包括爆破工、值班长等一线人员,机电维修等二线人员、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等三线人员。李中平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肯干才是硬道理。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分昼夜地扒和撮,终于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同时,在进度得到了保证之后,业主及时支付了工程款,项目部也得以购置矿车、电机车和装岩机等工程设备,为后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打下了基础。
今年3月末,项目部西南井掘进任务接近尾声,只剩下川6巷道,甲方下达了5月份必须完成该巷道掘进的生产节点计划,这又是一项时间紧、难度大的重大任务。
身为生产副经理,李中平深知,只能采用平行作业,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于是,他对早、中、晚班各工种和工序进行合理安排,早班进行两条天溜井打钻和溜井机座浇注、台板安装,中班实施放炮、出渣及人行绕道打钻,晚班进行喷浆支护。并要求每一个班、每一道工序必须给下一班或下一道工序创造有利条件,保证节点计划的完成。他每天一大早就亲临现场指挥,根据各班完成情况及时安排下一班的生产任务,几乎每天晚上11点以后才休息。如果晚班遇到问题和难点,他还起床下井察看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今年4月的一天,刚从井下上来的李中平一脸憔悴和疲惫,项目经理刘陆一见状,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胃有点痛,没什么大碍,刘陆一要求他中班不要下井了,马上去医院检查。但他没有放在心上,觉得胃痛算不了什么。熬到第二天,他痛得实在无法忍受时才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肝癌晚期。这个结果对刚满40岁的李中平来说是个天大的打击,更让家属、领导和员工无法接受。在回长沙做手术后的第二天,李中平就打电话给项目经理,表示化疗后过几天就会返回项目部,接过电话后的项目经理无比痛心,为企业有这样的好同志感动骄傲。
病重期间,他还挂念项目部的生产和安全工作,9月28日矿业公司召开党代会,项目部经理、书记都利用回长沙参会的空隙特地到医院探望李中平,发现他身体已相当虚弱。即使如此,李中平仍然在关心生产是否正常,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他的爱人向我们介绍病情时也说,躺在病床上的他时常挂念项目部的工作,一直想回项目部继续效力。他说,“在项目部工作感到很快乐,尤其是攻克了工程难关的时候,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有一种成就感。”
李中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以身作则,带头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现自我价值。在此,我们祝愿李中平同志早日康复,重归一线。
下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