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时,有一次从岳阳项目部出差到长沙,在排队等待检票时,一位约摸30岁的女士走到我面前说:“这位‘帅哥’,能否帮忙带我婆婆和儿子上车,老人第一次坐高铁出远门,不知道怎么乘车。”我欣然答应。接着她又不好意思地说:“还有这些行李也麻烦你了。”我也爽快地答应了。
把老人和小孩带上车安顿好之后,我就在他俩旁边坐了下来,和老人随便聊着,在快到长沙时,我随便问了句:“老奶奶,排队候车的人那么多,你怎么就肯定我会帮你们呢?”“因为你是一个读书人,所以我们相信你会帮我们。”她说候车时,他们就坐我对面,当时我正在看书。听到这话,我庆幸自己有出门带书阅读的习惯,更是暗自高兴,“书”无形中成为了我被信任的招牌。
今年正月和高中同学聚会,在母校附近准备乘公交车时发现大伙都没带零钱,于是我和一同学去校门口换零钱,同学问了几家商铺,都被委婉拒绝。
我思索片刻,便直接来到最当头的一家店子,问店主能否换些零钱,老板稍作犹豫,面带笑容地给我们散了50元。同学高兴之余仍抱怨前几家店主的不厚道,这家店主便问:“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我会给你散零钱呢?”我说,“以前我曾在你这里买过一条皮带,没几天就坏了,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你还是按照口头约定给我换了一条新的,我认准你是一位诚信的生意人,所以相信你一定会帮助我们的。”店主憨厚地笑了起来,笑容是那么熟悉。
这种相互信任与被信任的招牌,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