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内控实施及评价工作相关问题解答

作者:内控审计部日期:2013-07-17

一、如何合理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自评价、抽查工作?

首先,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专门机构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自评及抽查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同时,为确保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职能的有效发挥,机构设置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能够独立行使对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与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的权力;二是具备与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三是与企业其他职能机构就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方面应当保持协调一致,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四是能够得到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及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支持,具有足够的权威性。

其次,在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基础上,有能力组织抽查的各经营单位还应成立专门的抽查工作组,接受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领导,具体承担内部控制的抽查工作。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根据经批准的抽查方案,挑选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抽查人员,组成抽查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抽查工作。抽查工作组成员应当是企业内部熟悉相关机构情况的业务骨干,如果需要,也可以聘请外部中介协助完成。实施抽查工作前,抽查人员需  要接受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及相关规章制度、评价工作流程、检查评价方法、工作底稿填写要求、缺陷认定标准等。

抽查工作中要注意保持抽查人员的独立性,避免安排本单位人员主导该单位日常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内部控制抽查工作。在聘请外部中介机构时,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情况下重点考查外部中介机构的资质、人员经验等,同时应注意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同一单位提供咨询性质的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二、抽查工作会产生哪些工作成果?这些工作成果应如何应用?

抽查工作会形成三项工作成果,分别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主要为底稿中测试页部分)、内部控制缺陷评价表(含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以及抽查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主要是对抽查测试方法及步骤、测试样本、测试发现和结论进行记录的过程性文件,是进行后续缺陷评价的基础,也为下一年度的内控评价工作提供支持。内部控制缺陷评价表是抽查工作组对抽查范围内已发现的内控缺陷进行汇总、认定和评价的过程性文件,将内控缺陷按照对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划分为重大、重要、一般三种类型。该文件是形成抽查报告的基础,也是被抽查单位缺陷整改的基础。抽查报告是抽查工作组对某一现场抽查项目的总结性报告,报告应当对被评价单位内控自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抽查期间以及范围、抽查发现的内控缺陷及其类型、成因、造成的影响等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被评价单位接收到抽查报告后,应当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并及时向集团内控工作组上报整改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抽查工作组对被评价单位出具的抽查报告并不等同于被评价单位本年度的内控自评价报告。被评价单位的年度自评价报告应当在抽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后期的缺陷整改情况重新编制。因为,在内控抽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内控缺陷并不一定会构成年度内控评价报告中的缺陷,如果被抽查单位在年度内针对该缺陷进行了有效整改,且在年终前经过了一定的有效运行期间(一般为3个月),经过内控工作组的复查,证明该缺陷涉及的内部控制标准已经被有效执行,则在年度内控自评价报告中将不再包含该缺陷。

上一篇:

下一篇:浅谈嘉盛地产的经营发展策略

所属类别: 集团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