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那些人,那些事:招工-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谨以此文献给1970年3月15日进入集团公司工作的同志。
1970年3月15日上午,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春风中带着丝丝寒意。这天,由长沙开往邵阳的317次列车迎来了300多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男孩子们身着青蓝色的中山装和学生装,一个个特精神,爱美的女孩则穿起了浅色双排扣列宁装和花格子上衣,显得漂亮非凡,其中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黄军装的男生尤其引人注目。站台上送行的人很多,大家拼命地往车窗内塞行李,人声嘈杂中女孩子们的咯咯笑声格外地清脆……
他们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别亲人。这一年,国有企业第一次在城镇居民中招工,他们远离家乡就是为了搭上“招工”的首班车。这些青年多是“老三届”,其中也有长沙三中(明德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对于未来的新生活,大家显得特别激动,车厢内也是欢声笑语不断。然而随着火车的开动,看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亲人,车厢里顿时沉默了,不少女孩子甚至发出了轻微的啜泣声。这时,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车内的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
从长沙开往娄底,317次列车是“有庙必拜”、有站就停,好在沿途的风景给了初出家门的人一种新鲜感,大家也就不觉得枯燥和漫长。到了娄底,一出站门就看到了不远处一条红色横幅:湖南冶金建筑工程公司新工人接待处,接待人员正在朝人群挥手示意。大家顿生一种亲切感,像见了久违的亲人一样,“哗”的一下,将接待人员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师傅们笑着回答着大家的各种问题,一位四十多岁的师傅,指着两栋距车站不足两公里的白色楼房和大家说:“那就是你们这些小鬼将要集中生活学习的地方。”
之后,大家被安排在闲置的市委旧办公大楼,八人一间房,因为没有床就打地铺。办公楼是六十年代的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地面都是杉木地板,所以铺上垫被也不觉得冰凉。这一晚八个人挤在一起,铺挨铺有说有笑十分兴奋,但经过了一天的舟车劳顿,聊着聊着就都进入了梦乡。
之后的集中生活、学习,是企业对这些经历了文革的年轻人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因他们有的爬过火车搞串联,有的参加过派别斗争,思想上不同程度的染上了无政府主义习性,尤其在男孩子中间自由散漫、打架斗殴的事常有发生。公司按部队编制将所有人员分为连、排、班,集中学习有关促生产的中央文件,阅读“老三篇”,开展对生活中陋习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大家到冷水江锡矿山体验矿工生活,到农村听老贫农讲述旧社会三座大山下的血泪史……
一个多月的生活与学习教育,大家的思想素质有了改变和提高,组织纪律得到了加强。同时从相识到相知,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生活也成为了这些人终生难忘的记忆。学习班结束后,大家被分配到各个施工连队。
四十三年的风雨,跨世纪的变迁,大家早已失去青春年华,年龄最小的也到了退休年龄。几十年的南北转战,有的人成为了企业的骨干、劳模,有的人可能还只是一名普通退休员工。但历经了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家都深刻体会到了市场经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繁荣昌盛;历经了企业的改革改制,大家都进一步感受到了集团公司的跨越发展。这些成绩与辉煌,让这一代为国家、为企业付出的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