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重生的凤凰-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有感
看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感觉艺术家身上强烈的激情和敏感的气质已几近疯狂,克里斯朵夫像一个火球,燃烧着一切,摧毁着一切,又淬炼着一切。对情感的体验让他形成了忧郁的内质,从小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不得使他越发走向内心,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寻求内在的真谛。在他极尽所有偏执狂热与外界一切真善美假恶丑的激烈对抗中,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真正的纯真和谐。于是,他的音乐犹如从水晶般心灵中流淌出的甘泉,纯净可爱。
他热爱音乐,但他没有任何形式的英雄主义崇拜,他狂妄地要将一切偶像都打到。他不迷信那些音乐大家过往的辉煌,他想着自己这个时代的音乐要如何创造,如何超越,如何走出一切藩篱成就真正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辉煌。他不顾一切地批判那些墨守成规的人,那些伪道学家,那些附庸风雅之士,那些随声附和之人。他想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以他自己的那些不为人理解的方式。他真的就是像是以他如火焰般的热情,烧掉这个现存的世界,烧掉这个他认为已经死去的世界,而后用自己的心和音乐缔造新的世界。这样的狂妄怎能被既得利益者和位高权重者和衰朽旧时代的寄生虫接受?
他太偏激,于是人人视他为洪水猛兽,视他为疯子另类。他不为人理解,更不被音乐界接受。尔今之后,他的生活就是对命运的残酷长期的斗争,鲜血淋淋却轰轰烈烈,因为他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愿意被那个渐渐没落的世界打倒,他的生命承载了颠覆的使命。
他将他所有的信念化为战斗的源泉。他清醒地看到了现实:在一幅盛世图景当中,在一片阿谀奉承之中,他们的道路已经到了尽头,他感觉到了。他是自负的,他是气盛的,他批评过去的英雄,他批评他挚爱的德国,他没有私心,不为私利,不入潮流,他只是想把他们变得更加美好,而且坚定地认为这是自己必须肩负的责任。他是开拓者,有着一股青春的蒸蒸活力,他把自己的情感纳入音乐之中,又把音乐视为生命。一切不把音乐视为生命的人,他都极尽刻薄,使庸俗的众人都觉得他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骄傲。的确,他是骄傲的,但这是平民式的,他只是看不起没有感情的人。他不知满足,他的一生都在颠覆经典,颠覆自己。他无疑是寂寞的,古来圣贤皆寂寞,克里斯朵夫的心思又有几人了解?
他背负着音乐与人生感情的重担,无一时不处于矛盾当中。他的心路历程走得多么惊心动魄啊,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人必须要经历非凡的痛苦纠缠、对抗选择才能得到心灵中最厚重可贵的安宁吗?他在痛苦中挣扎,他的胸怀亦在抗争中升华。于是,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救世主的情怀突然显现,当他破茧而出,能用平和来看待周围一切的时候,他用他几经磨砺已然崇高的情感谱成了乐章,拯救了自己被压抑了太久的灵魂,扣动着这没有感情空洞虚伪的世界。克里斯朵夫成熟了,变得博大了,宽广了。内心的风暴渐渐平息,他再也不用舔血提颅,腥风血雨,横冲直撞,针尖麦芒,他平和安宁了,由内才能而外,他做到了,他是圣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死”过了,又重生了,终于炼出明丽祥和的凤鸟,给人们的内心注满情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