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可敬可爱的建设者-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盛夏,骄阳烁石,走在路上都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我无法想象正在西北荒漠的铝业建设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挥洒汗水?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坚韧意志和奉献精神?
带着一丝疑惑,这个盛夏,我走进了项目一线。当我得知有人已经15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时,当我听说有年近60身患疾病的长者仍坚守项目时,当我看到一张张满是汗水却洋溢着幸福的黝黑脸庞时,我对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有了更切身感受。
阳泉项目:彰显铝业精兵风范
群山环抱的阳泉,宛如镶嵌在太行山麓间的一颗璀璨明珠。铝业分公司在这个美丽的工业城市承建了山西兆丰铝业集团二期70万吨氧化铝溶出及稀释建安工程、常压预脱硅安装工程,合同量达1.6亿元。
走进项目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场地,一排整洁的办公室,更加耀眼的是那六个在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的巨大圆柱体常压脱硅槽。大家都在不停地忙碌着,项目经理吴志彬和技术负责人陈伦带着我参观了整洁的施工现场。目前项目建设已近尾声,但之前为了赶进度,所有员工不分“黑白”连续奋战了8个多月,才完成1300吨钢结构支架、5万多米工艺管道的焊接和安装任务。吴志彬稍显“遗憾”地说:“现在看到的都是成果了,要知道刚进场时,现场工作千头万绪,1万多吨的钢材和管道材料进都进不来,经过我们与甲方努力沟通才推开这片场地,不但降低了材料的二次转运费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走进工地,你还可以看到一个特别壮观的“景观”——八层庞大的管道化溶出系统。吴志彬自豪地说:“这个工程难度不小,关键技术是三套管的焊接,大管套小管,光焊接点就有1万多个,且全部检测合格!”“真了不起!”我话音刚落,他又指着常压脱硅槽说:“你看这常压脱硅槽外墙保温工艺,我们当时想了很多点子,将不锈钢板压出一条条凹槽,不但增加了板材的强度和保温效果,还看不到接缝。”确实,我们建的脱硅槽制作非常精致。
在走访交谈中我了解到,该项目工期很紧,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业主要求也非常严,而项目部仅有的10名职能管理人员中,就有3位员工接近退休年龄,4位年轻员工系新进来的大学生。其中年近60的项目副经理龚振家,虽患有严重的哮喘却仍坚持在项目,这是他在山西的第10个年头了。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团队,他们践行着铝业分公司“做负责人的员工、干负责任的事情”的责任文化理念,以老带新,分工明确,科学指挥和调度安排300多人的分包队伍,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确保了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推进。且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方面均排在参建单位前列,多次得到业主的高度赞扬并特邀作典型发言,业主将他们称之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铝业精兵。
工人对场地材料进行规整 谭明/摄
蒙西项目:树立爱司如爱家的典范
汽车飞驰在银川至乌海的高速公路上,路边大片的荒漠上已建起连绵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因为有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引领,内蒙古丰富的矿藏资源引来了各大企业在这里扎根兴业。窗外,火红的夕阳眷恋着蓝天白云,迟迟不肯落去。
蒙西项目部让人眼前一亮的要数那八栋整齐的板房和整洁的小院,还有院子中央那迎风招展、交相辉映的五星红旗和五矿司旗,以及院内院外那些生机勃勃的树苗。近处,高大的焙烧炉和蒸发站与蓝天相拥,工人们顶着烈日在高空作业,锤声叮当、焊花飞溅,雄伟壮观;远处,庞大的钢结构熟料溶出厂房与大型工业管道交错,层层叠叠、延绵远方,奇妙无比。
在施工现场,被强紫外线晒得黝黑的项目副经理周盛宏笑呵呵地向我介绍起了项目情况。他说铝业分公司承建的蒙西40万吨利用粉煤灰制氧化铝项目安装工程,合同量9500万元。该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铝业分公司承接该项目是为了进入新领域、占领新市场的一个战略性选择。
该项目地处河套地区,沙漠边界,条件艰苦,气候恶劣,三四月份风沙最大,迎面扑来的沙尘打在脸上生疼,有时甚至会划出道道血痕,在高空作业的人必须得把脸蒙住。周盛宏指着那面五星红旗对我说:“由于风沙太大,已经有两面国旗都被刮破了,这是第三面了”。“啊?!”我惊叹之余,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我们的建设者爱护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在用心维护着祖国的形象,维护着中国五矿的形象,为了永葆其光辉和容颜。
项目部的年轻员工很多,他们好学上进,朝气蓬勃。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很多员工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虽然背井离乡,但通过项目部宽带网络,可以经常与家人交流,何况大家早已把项目部当成了自己的“家”。平时,大家每天围坐在一起吃饭。周末,大家纷纷露一露自己的手艺,做些家乡的面点和可口的菜肴,其乐融融。为了能看到江南的绿色,大家还买来了树苗栽在院里院外。
年近半百的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欧阳伏奇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家安在项目部,俩口子转战南北,辛苦操劳,已有15个春节没回老家过了。他常鼓励大家“再苦再难,我们一定要坚持,决不退缩!”他还经常在晚饭后,带着一群年轻人到业主方的篮球场去打篮球。业主只要是看到我们的员工去了,往往会主动腾出场地,只因我们在这里干得太出色。
工人使用氧气乙炔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 谭明/摄
榆林项目:书写铝业铁军的传奇
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南缘交界处,矿产资源富集举世闻名。但这里夏季饱受沙尘暴困扰,冬季又遭严寒冰冻,一年中能进行施工作业的时间不长。2011年初,铝业分公司进入陕西有色榆林铝镁合金及电力设施项目建设市场,以其精湛的技艺、神奇的施工速度、员工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扬,创造了就地延伸开拓6个项目,合同量从7800万元增至2.5亿元的奇迹,榆林项目部更是成为了集团公司项目规范化管理的标杆。
一走进榆林项目,让人感觉到特别的温暖,大板房围成的两个大四合院,一个是办公区,一个是生活区,项目管理人员和分包队伍也不分彼此,门对门,窗对窗,一呼百应,忙碌的人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铝业分公司副总经理刘超军亲自挂帅榆林项目部经理,被大家亲且称为“超总”的他,平时特爱开玩笑,但工作起来却非常严谨,他要求大家做到的,大家就得毫不含糊地做到、做好。在今年3月份组织开展的“大干100天”劳动竞赛中,他带领“吃得苦、霸得蛮”的铝业人,仅用4个半月就完成了43米多高的生阳极(高楼部)主体工程施工,比业主计划时间提前了一个月。
项目副经理袁杰是个实干家。爬上高楼部,他指着那庞大的预热螺旋设备说:“这两台法国进口设备,单体重量就达60吨。当时为了将这两个大家伙搬上五楼,项目部和安装队伍可没少伤神,仅方案就研究了很多套,最后采用两台200吨吊车起吊到五楼窗口,再靠人工用葫芦、卷扬机平拉就位,一次性吊装成功!”“我们还说服了法国专家,认可我们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了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赶在墙体砌筑前把设备吊装就位,缩短了一个月工期。连法国专家都翘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真厉害!”
早就听说项目部的员工食堂办得好,业主方人员经常来这儿“大饱口福”。走进食堂,果然香溢满堂:乡里腊肉、红烧猪蹄、火焙鱼、青椒炒肉,真是“辣”到极致,“味”到家了。由于项目部离城区较远,同时既招待好客人又花钱不多,项目部大打湘菜文化牌,精心准备了特色湘菜,每餐四菜一汤,让大家吃出味道,吃出健康。这湘菜飘香传遍了工业园,也传出了湖南人的一片“湘情”。
随着施工任务的不断增多,铝业铁军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项目部便在院子里又新建了两栋板房,安排给新来的大学生员工和农民工居住。“我们就是二十三冶人啊。”一位农民工兄弟乐呵呵地说,“我们不仅天天吃住在一起,还在一个战壕里战斗。穿的是二十三冶的工作服,代表的是二十三冶的形象。”他边说边指着胸前那红太阳般五矿司徽下绣着的二十三冶字样,自豪写满了脸庞。
“昨晚我们这里还放了鞭炮呢。”看着团支部书记刘桂君神秘兮兮的样子,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项目部技术员熊学鹏和出纳杨君刚领了结婚证回来,项目部为了给这对新人一个惊喜,特意为他们布置了一间新房!终于明白了榆林项目团队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项目部情系员工,员工以项目部为家,真情化作了强大的凝聚力,大家团结协作,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在这里彰显无遗。
走基层:后记
我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对施工一线了解的渴望,一路向北,只身前往阳泉、蒙西、榆林项目部,送上了一点点“清凉”。当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不时收到各项目部发来的短信:我们把清凉款买了凉茶和防暑药品分发给了员工和分包队伍了;我们这里终于下雨了,送来清凉了;我们把组织送来的清凉款买了5000斤西瓜,让员工和分包队伍随便吃……其实,这是企业应该做到的。因为,正是他们务实进取的工作精神和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打响了二十三冶铝业品牌,为铝业人积累了财富。我不仅想起,谁是我们最可爱可敬的人?一定是这些用勇气、汗水、智慧和信心铸就辉煌的二十三冶建设者。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