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由“因为,所以”到“即使,也”-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浏览量: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因为闹铃没响,所以上班迟到了”,“因为xx部门没有及时交纳材料,所以工作滞后了”,“因为天降大雨,所以没接待好客户”……慢慢地,我们便习惯了“因为,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欣喜地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迟到是因为闹铃坏了,工作滞后是因为其他部门不配合,没接待好客户是因为天气不佳。总之,反正不是我的错。事不关己,自当高高挂起,责任不在我,我为什么要内疚?也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变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我们不再关心事情的成败,总以为成功了就是自己的功劳,失败了便是对方的过错。
其实我们只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借口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习惯了便不以为意。并且,借口还总会“乔装”成几分冠冕堂皇、合情合理的模样,稍一松懈,我们便难逃“沦陷”的命运。
但是,真正在工作中并没有那么多借口,也不需要那么的理由,每个员工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出了问题要尽量从自身找出“因为,所以”。“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无论你是谁,在人生的舞台上,失败也罢,做错了也罢,再好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无丝毫的用处。借口只会让你止步不前,只会让你继续沉沦。人生中的许多失败,就是源于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
没有借口,不需要退路,才会有乘风破浪之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刻。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样的声音,“即使闹铃坏了,我也会按时起床。因为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铃,是梦想”,“即使xx部门不配合,我也要去积极沟通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天气不佳,我也要让接待的客户百分百满意”……那么,我们便离成功不远了。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新闻